个性化科学防控近视,让孩子度数增长“急刹车”

发布时间:2020-09-14 10:35 | 来源:爱尔海得视近视视矫正中心 | 浏览: 2706

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已是爱眼日主题连续4年聚焦在青少年眼健康问题上。


随着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举国关注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


当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举国关注。但由于不少家长迷信各种偏方土法“治疗”近视,导致“近视茶”、“近视治疗仪”、“视力训练仪”……一个个宣称能让孩子“轻松摘镜”的产品充斥市场,近视矫正领域乱象丛生。2019年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重拳整治近视矫正行业乱象。近视不容忽视,但唯有树立正确的近视防控观念,建立科学的近视防控体系,才能真正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7岁娃“近视恢复”训练6个月

成150度真性近视


小怡今年7岁,去年发现看黑板有点模糊、眼睛容易疲劳。为了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戴眼镜,小怡的母亲黄女士带她去了一家宣传能“治愈”近视的矫正机构治疗,按摩、中医理疗、转动眼球练习等各种“恢复训练”进行了6个月,仍不见好转。


于是,焦急的黄女士带着小怡来到爱尔眼科。经过一系列专业的医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小怡双眼视功能正常,但已是150度近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视力模糊后,第一时间就来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可能不会发展成真性近视,挺可惜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副教授表示,“近视是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治愈的。这就好似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因此近视度数也不可能自然消失,近视目前只能进行控制。”


“青少年近视度数平均每年增长100度左右,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地干预和管控,小怡很有可能日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孩子还这么小,就已经近视,如何让近视度数不要增长那么快,避免成为高度近视,成为黄女士的一大心病。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近视眼户外理论创始人之一Ian Morgan教授曾指出,儿童持续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暴露时长不足等行为因素是造成近视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更精准地明确每位患者具体的近视眼原因,并进而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蓝卫忠副教授给小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用眼习惯监测”,小怡只需在这一周戴上“云夹”,该设备就能对其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姿势、环境光照和有效户外暴露时间5个维度进行全面监测,并进行自动分析。

 

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可从五个维度监测青少年近视眼相关用眼行为


根据一周后复诊的监测结果显示:除用眼距离尚可(32厘米)外,小怡其他各项参数均不达标,尤其是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20分钟的占比竟高达46%,日平均有效户外暴露时长则仅有36分钟,日平均光照强度仅有89 lux。


“孩子的用眼行为和习惯非常不理想,如果继续这样不良用眼,她的近视度数将会迅速加深。”


详细评估其用眼行为后,蓝卫忠为小怡设计了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让小怡每天戴上“云夹”以矫正其不良的用眼行为和习惯,同时建议其购置一盏台灯以增加其家庭作业时的环境光照强度,并为其建立了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以便日后跟踪对比。


半年后,在“云夹”+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怡的各项用眼行为参数均较之前有显著改善: 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20分钟的占比降至10%,日平均户外暴露时长增长至145分钟,日平均光照强度也提升至205 lux。  


“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对于孩子近视度数的控制非常有利!”蓝教授欣慰地对小怡和黄女士说。


角膜塑形术减缓近视发展

14岁少年止步高度近视


除了认为近视能治愈之外,很多家长觉得解决孩子近视问题只需配一副眼镜即可。


14岁的小石近视3年多,去年就已高达400度。“之前给他配了好几副眼镜,总是没过多久就说看不清了,眼镜度数也是一直往上涨。”无奈之下,小石的母亲朱女士带他来到爱尔眼科娄底医院就诊。


“青少年近视度数平均每年增长100度左右,像小石这种情况,如果不科学控制的话,很快就会增长至600度或以上,直奔高度近视的行列。”爱尔眼科娄底医院副院长谭健经过屈光检查、角膜曲率、眼轴、双眼视功能等一系列专业检查后,在综合评估了小石的眼部条件后,为他定制了最合适的近视防控方案:角膜塑形术。1年后,小石复诊结果显示,近视度数基本无增长,近视控制效果相当理想。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


“家长在孩子近视之后,不应只知道配眼镜、换眼镜,其实还有不少控制效果更好的方法,比如角膜塑形术,就是目前被公认为控制青少年近视增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介绍,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效率达40%-70%,远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


角膜塑形术是通过配戴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氧性接触镜(角膜塑形镜),逐步使角膜的弧度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角膜中央区屈光力,减少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的一种可逆性的非手术的屈光矫正方法。角膜塑形镜通常在夜间睡眠时配戴,早上摘下镜片后,不用配戴眼镜便能有较清晰的视力。


此前,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谢培英教授为首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对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做了专门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三年后,平均年近视度数增长8度,而戴框架眼镜平均年近视增加67度,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非常明显! 


“然而,角膜塑形镜与心脏瓣膜、心脏支架等,同属国家管控级别最严的医疗器械,即三类医疗器械,所以,它的验配必须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眼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镜片配戴安全、有效。”杨智宽教授指出。


据悉,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包括检查、试戴、试戴成功后再定制镜片。其检查更是囊括如屈光检查、视功能检查、角膜地形图、眼轴、角膜内皮、眼表健康检查等多达20项的严格检查;检查结果满足适应症后方可进行试戴,试戴评估成功后,才能定制镜片。


“戴上角膜塑形镜以后,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已经是医疗服务的终结,其实恰恰相反,这才是医疗服务的开始,因为这之后的复查非常重要。定期复查可对戴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达到更安全的使用效果以及更好的控制效果。”


杨智宽教授介绍,对于一些近视患者而言,在配戴的第1个晚上后,裸眼视力往往很难达到最佳视力,但随着配戴时间的增加,后期的裸眼视力将逐步提升,一天比一天清晰。所以,患者在验配角膜塑形镜后的第2天,必须到院复查,通过测视力、角膜地形图等数据评估戴镜一晚的效果。此后1周、1个月、每2-3个月更要坚持到院复查,以便及时评估戴镜效果,塑形情况以及眼部的健康状态。


据悉,作为首批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委员会医疗定点单位——“全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爱尔眼科建立了严格、完善的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及各项制度;同时,作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爱尔眼科集团拥有一支由300余名专业视光医生组成的人才队伍,并已为将近30万名近视青少年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获得了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


个性化科学近视防控

为孩子眼健康保驾护航

 

医生为孩子进行专业医学验光检查


“通过一系列医学检查,并通过‘云夹’监测的用眼行为报告,确定每个孩子近视度数增长的主因从而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爱尔眼科正在把近视防控推向个性化诊疗新时代。”杨智宽教授表示。


多名专家表示,青少年近视防控需要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除了配戴度数精准的眼镜,还需要采取科学手段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增长,并由眼科医生通过科学检查后进行准确判断,针对不同的近视成因采取合适的方式矫正,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目前,爱尔眼科已搭建起预防、检查、控制“三位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包括以对青少年的用眼行为进行监测及干预为主的预防手段、以远视储备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为主的检查技术,以采取视网膜离焦矫正技术和改善视功能异常技术为主的控制技术三个方面。而以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夹”作为关键实验设备,首个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杨智宽教授团队主导,覆盖全球6大洲3大人种的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也于去年正式启动,有望破解人类近视发病机制这一“世纪难题”。


由于个体差异,想了解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案,请点击这里进行客服...

立即客服